字号:大中小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致辞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局长白英致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言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季小杰致辞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4月3日,中国电子集团旗下中电长城网际和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向社会发布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安全加固产品——"白细胞"操作系统免疫平台,标志我国自主创新的基于可信技术的新一代信息安全技术路线实现产业化。
本月8日起,微软将停止对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更新服务,而"白细胞"将向所有XP用户提供免疫支持,保障XP系统的继续安全运行,并为国产化替代做出有力支撑。
目前,"白细胞"重点服务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用户,同时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免费的轻量级的服务,已支持Windows、Linux、UNIX、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
白细胞实现"主动防御"革命性目标
据可信华泰副总经理孙瑜介绍,与传统信息安全系统主要采用防火墙、入侵监测和病毒防范三种封堵办法不同,白细胞开创主动防御"自免疫"系统,实现了主动防御的革命性目标。
"白细胞"是基于中国自主创新可信计算技术的安全加固产品。孙瑜对中国电子银行网表示,"白细胞"利用以密码为基础的信任链传递,实现计算机主动识别"非己"的程序、数据,就好像设立了一份"白名单",从而排斥进入计算机的病毒、木马、恶意程序,这跟360等杀毒软件基于"黑名单"进行病毒排杀是不一样的。
据孙瑜介绍,操作系统安装了"白细胞",只不过是在系统里再装一个软件,不需对系统现有应用和使用习惯做任何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多位专家认为,白细胞设计思想新颖,研制技术难度大,经济、社会效益重大,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给予"白细胞"很高评价。他对中国电子银行网表示,白细胞是一个核心的、领先的、推动信息安全产业链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国际上,他们的免疫只是一个功能模块,我们的免疫是一个系统,而且可以做到动态的、实时的防范,肯定是我们先进。"
据了解,"白细胞"是在十余年可信计算研究下诞生的,已经取得了近20项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产品在2014年3月12日顺利通过了电子学会组织的科学鉴定,获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鉴定意见。
"白细胞"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
可信计算是提升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技术为国有操作系统提供了牢固的可信安全保证,势必会加快国家自主可控战略的进程。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云晓春副主任、总工指出,"过去,我们这么大国家,在信息化更新产品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要看别人的脸色吃饭",而"白细胞"将改变这种状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白细胞"是国家信息安全领域比较新、比较有效的应用。"从信息可控这个角度上,我们希望提供这个平台的厂商是我们自己的,是中国的厂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季小杰也认为,无论是从保护国民切身利益,还是从保护国家信息资源出发,全面实现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从实际情况看,在各行业全面使用自主可供的操作系统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应先一步采用自主创新的可信计算技术和国产密码算法技术,来应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保护系统安全,对现有系统进行安全加固与防护。
据了解,“白细胞”免疫平台引入了CFCA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解决了“白细胞”免疫平台在身份认证、数据安全传输、安全审计、责任认定、代码签名等业务方面的安全需求。
对于多久能实现国产化替代,倪光南院士和沈昌祥院士都认为时间不会太长,会根据国家整体战略需求进行推进。据沈昌祥院士介绍,本月18日,中关村可信计算机产业联盟将宣布成立,该联盟在宗旨就是推动可信计算技术应用,提升我国IT产品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水平。
倪光南院士对中国电子银行网表示:"之前都是单打独斗的局面,现在有了联盟就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市场机制。在面上有所突破,在深度也有挖掘。"
孙瑜从生产商角度出发,认为至少需要3到5年才能实现比较完整的替代,而不是其中某一个部件的替代。他说,"中国电子集团旗下云集了包括长城网际和可信华泰在内的、国内比较主流的厂商,因此中国电子集团有这个优势去推动"。
中国电子董事长芮晓武表示,信息安全是中国电子确立的三大系统工程之一,中国电子将集中资源、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信息安全产品的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增强整体解决信息安全的能力。
重点服务国家重要部门也兼顾民用
中国电子集团利用可信计算产品"白细胞"对未知漏洞的防御能力,打造可信的计算机系统"免疫"服务,为自主可控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保驾护航。
倪光南院士认为,"白细胞"除了为国家重要部门提供保障外,也应该逐渐服务于普通大众。
他说,"因为各个行业对信息安全的等级要求也不一样,目前来看,白细胞只是那些对信息安全要求很高的单位在应用,实际上老百姓可能也需要,希望厂商更多的面向公众"。
对于未来发展战略,孙瑜对中国电子银行网表示,"后续也会推出一些产品,但是还是基于白细胞,都叫白细胞某某,现在是叫操作系统白细胞免疫平台,未来可能还会有叫可信网络产品、以及可信的其他一些产品。虽然白细胞目前重心放在军队、政府和核心重要部门,但同时也会兼顾民用"。
据孙瑜介绍,在民用上,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已经在应用"白细胞",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央行的清算中心,还有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一些政府部委、央企都开始在使用,未来会不断加快完善民用系统。
孙瑜说,"白细胞"产品的发布,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产业,计算机"免疫"产业有望发展达到与"杀毒"产业相当的规模。